12月25日,由蜀道集團川高公司主導投資,四川路橋集團承建的樂西高速大風頂特長隧道右洞歷時38個月順利實現貫通,至此,樂西高速馬昭段全線隧道實現縱向貫通,為項目2025年全面建成通車奠定堅實的基礎。
大風頂隧道右洞全長5699米,處于橫斷山脈中樂西高速64公里長大縱坡的上半部,進、出口高程分別為1924米、2060米,平均縱坡2.44%,最大埋深1006米,依次穿越馬邊大渡河東風國有林場和嘛咪澤省級大熊貓自然保護區(qū),以珙桐為主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分布密集,且處于小氣候多變區(qū)域,常年降雨達270天及冬季3個多月的雨雪期,施工環(huán)境惡劣,環(huán)境保護和水土保持要求較高。
“開山辟路,勇往直前筑基石”。項目初期,面臨無進場道路、無通訊信號、無電力保障的巨大挑戰(zhàn),參建各方科學策劃、精心組織,投入挖掘機10臺、裝載機6臺、砼攪拌車8輛、自卸汽車15輛、150人等大量資源,耗資近1億元,歷時兩年建成22公里通往大風頂隧道進口的進場施工便道。同時,為保障通訊與電力供應,同步安設臨時通訊基站2處,架設永臨用電線路30公里,為后續(xù)施工奠定堅實基礎。
“戰(zhàn)山斗水,迎難而上保生產”。大風頂隧道采用進、出口端對向掘進施工,進口端泥石流堆積體發(fā)育,洞身地質主要為炭質頁巖,微瓦斯溢出,隧道穿越1條100m的斷層帶,巖層塊狀碎裂;出口端全隧富水,多以淋雨狀、股狀水,承壓水為主,水溫常年保持在4-7℃,洞內濕度高達90%,施工環(huán)境異常惡劣,安全風險高,防控難度大。施工過程中,參建各方嚴格貫徹落實蜀道集團“品質、低碳、數字、效益”的總體目標和機械化配套部署,實行動態(tài)管理,對隧道掌子面圍巖進行動態(tài)設計優(yōu)化,邀請專家現場會診10次,組織召開施工專題會15次,及時調整和優(yōu)化設計及施工方案,并按照蜀道集團高速公路隧道智能建造工作要求,投入智能拱錨臺車2臺、雙臂鑿巖機2臺、濕噴機械手2臺等智能化機械設備,實現了隧道少人化智能建造新模式。針對全隧富水,采取頂水作業(yè)施工方案,通過提升超前鉆孔探水距離和預報頻率,實施“防、堵、截、排、引”的綜合技術措施,有效控制了隧道突水突泥風險,為頂水作業(yè)創(chuàng)造了安全條件,確保了施工的正常推進。同時,嚴格執(zhí)行安全生產和隧道跟班管理等制度,實現了安全生產零事故。
“清污分流,綠色施工顯成效”。施工工程中,項目團隊堅持保護環(huán)境、節(jié)能降耗、減污增效,通過對反坡排水系統進行迭代升級,形成了“雙洞合一、一站到底、清污分流”的施工工法。這一創(chuàng)新不僅從源頭上實現了清污分流,還顯著降低了能耗和污水處理成本,徹底解決了單洞排水均衡性的難題,為長反坡涌水隧道施工提供了綠色施工的新典范。
“智慧破局,科技賦能提質效”。在應對施工挑戰(zhàn)的同時,項目團隊不忘科研創(chuàng)新,以反坡抽排水施工為核心孵化了4個科研項目、1項發(fā)明專利、3項軟件著作、5篇論文、2項實用新型專利,8個發(fā)明專利,為建設樂西高速貢獻了寶貴的科技力量,為山嶺公路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提供了經驗借鑒。
大風頂隧道右洞的順利貫通實現了樂西高速S1-8項目與S1-9項目的縱向連接,使S1-8項目到S1-9項目時間從3個小時縮短到30分鐘,極大提高了樂西高速S1標段項目管理和資源綜合調配的效率,為后續(xù)工程施工材料和設備的運輸提供了快捷通道。下一步,樂西公司將緊密圍繞蜀道集團“大干六十天 打贏收官戰(zhàn)”工作部署要求繼續(xù)攻堅克難,全力加快工程建設步伐,統籌質量、安全、環(huán)保、工期、投資控制等各項工作,大力實施科技創(chuàng)新和綠色發(fā)展,打造品質樂西,為彝區(qū)人民建成一條共富路、連心路、幸福路,助力大小涼山翻開鄉(xiāng)村振興的嶄新一頁。